入户是最具仪式感的体现。门,既代表着空间的转换,也预示着氛围的变化。设计师在这里力求以一种极致简约而现代的语言,赋予大门一种更庄严、更抽离于现实的体验感。
-
家的庇护所
Home Shelter
-
大门的细节也经过反复的推敲:2.7米高的近黑色立面上,交错着水平和垂直的线条,隐隐约约形成浮于大门表面的暗槽,入户密码锁也以矩形严谨地出现在整个构图之中,让人联想起古希腊黄金比例所呈现出的典雅之美。
-
-
-
大门的纵横线条感与凹凸感
-
“其实真正门洞的大小并没有变,我们只是在这里做了一个‘视觉的游戏’:将1.6m入户范围内通高的立面都一体化定制成了哑光深灰色,这样在视觉的观感上就会更加完整、高耸,让人情不自禁想要仰视,产生一种‘神庙般’的庄严感。”
经过高耸的大门而入,面前首先是一道玻璃砖墙,阳光透过砖体若隐若现、在客厅中柔和地浮动着。
-
玻璃砖墙所围合成的客厅空间
-
-
-
餐厅与厨房之间由一道透明推拉门相隔,在烹饪时可以隔绝油烟,平时又可以完全打开,让空间保持通透。
厨房格局的改造延续了客厅的狭长空间感,同样将原有的生活阳台压缩,使得厨房成为一个更完整的长方形。
-
-
玻璃砖是整个空间中的点睛之笔,这个特殊材料的使用依然源自于对整体格局的改造。由于客厅布局方向的改变,主人房与阳台合并,成为了房间中采光最好的区域。而在设计师看来,这个宝贵的自然光源当然不能浪费,于是半透光的玻璃砖就成了最佳选择:既能够提供客餐厅区域的采光、又能够保证主卧的私密性。
“在业主看来,对于家宅最重要的一个诉求就是耐看。怎样的空间才更耐看?我们认为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褪去装饰性,最大程度上的返璞归真。”设计师说。因而整体空间的设计以木色为主,搭配经典的黑白灰色,在客厅的地面、沙发的背景墙、主卧的背景墙,设计师甚至采用了裸露的混凝土质感的水泥砖——在私宅中应用这样粗粝的材料,反而凸显出一丝反差,当材料回归本源,空间也更加的经典、不会随时间和潮流所改变。
-
以玻璃砖为隔断墙的主卧空间
主卧卫生间-与粗粝水泥砖形成的反差
-
从客厅通往女儿房和书房的通道在原本的户型中就存在,设计师发现了这一特点后,以简洁而温暖的木材料将通道上下包裹起来,在女儿房中配合小女孩的童趣,置入拱形元素;在书房则配合“书本的长方图形”,设计了一个镶嵌在房间中的笔直木盒子体块。“长达2.9米的隧道,穿越之后就好像进入到另外一个时空。”
“进入感”始终是设计师希望着重强调的体验。在入户处强调了大门的仪式性,而在户内则以两条深邃的通道营造出迷宫般可供探索的空间。
-
-
-
-
“业主最初对于女儿房的设想是包含一个上下错层的功能空间,但我们其实认为,随着她的成长,这样的空间会更加不实用,于是选择以榻榻米配合飘窗的形式丰富房间中的变化。”一体化的木质床板、台阶、木平台,为女儿房增添了许多应用场景,也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互动。
更有趣的是,在木质通道的两侧还藏有“暗门”,女儿房的通道中藏着一个同样具有小女孩气息的粉色系卫生间,弧线形化妆镜也是专门定制的。
-
-
-
“改造后,每个空间的使用面积都变大了。”这种体感上的空间“变大”,在设计师看来包含两层原因。第一,物理面积上女儿房增大了7㎡、主人房增加了10㎡,空间也变得更完整;第二,则是源于对空间的复合使用。
当客厅不再是两侧房间之间的隔档,反而成为连接的通道,女儿和主人都可以穿过客厅分时段、共享地使用书房,这样一来,书房、客厅也就都成为了两个卧室的附加空间。
-
-
-
项目名称丨家的庇护所
项目地点丨中国 广东 茂名
建筑面积丨113㎡
设计单位丨另奕可能
设计团队丨王晗文、禤锐涛、陈淑英、叶诗宇
项目摄影丨曹浩昌
Project Name | Home Shelter
Location | MaoMing, China
Area |113㎡
Design Organization| ALTERNABILITY DESIGN
Design Team Members | HARVEYWONG、Ruitao Xuan、Shuying CHEN、Siyu ye
Photographer | Haochang Cao
MORE